意见确定了正定片区三至五年的发展目标: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发展临空产业、生物医药、国际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建设航空产业开放发展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引领区和综合物流枢纽。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建成贸易投资自由便利、高端高新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开放创新、政府治理包容审慎、区域发展高度协同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创新激励支持方式,赋予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
扩大管理权限。国家和省下放的管理审批权限,市级一律不截留、不打折,全部下放正定片区;市级管理审批权限应放尽放,确保实现“区内事、区内结”。支持正定片区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优化流程、减少环节、提高效能,营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积极先行先试。鼓励正定片区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以制度创新促进动力变革、以管理创新促进质量变革、以服务创新促进效率变革,实现创新红利最大化,打造省会改革开放战略新高地。
创造宽松环境。对勇于创新、锐意改革,深入服务、提升效能、促进发展中出现的过失、问题,未造成不可挽回重大损害损失的,不求全责备,不动辄则咎,能宽则宽,能容则容,切实保护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统筹财力支持。正定片区产生的新增市以下地方收入,5年内全部用于正定片区建设。统筹整合相关专项资金,用于正定片区产业扶持、创新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创新行政监管制度,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放宽市场准入。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外籍技术人员的比例、外商独资建筑业企业承揽本市中外联合建设项目的中外方投资比例不受限制,外商投资工程设计企业首次申请资质时对投资者工程设计业绩不做要求,港澳台资建筑业企业承揽范围与内资企业一致。允许外资直接入股既有内资人才中介机构。新设立有限责任制专利代理机构中允许不超过五分之一不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年满18周岁、能够在专利代理机构专职工作的中国公民担任股东。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定片区可行使下列省级及以下审批权限: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等工程审批类权限;外商投资设立建筑业(包括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造价咨询等所有工程建设相关主体)资质许可审批权限;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注册初审权限;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登记管理权限;设立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人才中介机构审批权限;建筑企业资质申请、升级、增项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对正定片区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实现市场准入本级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探索实行“容缺审批”,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尽快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
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模式。积极探索省市区协同监管、信用监管、动态监管、智能监管等监管方式,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对高风险行业和领域实行重点监管,积极推行“无举报、无证据、不检查”监管模式。建立市场主体容错纠错机制,对违法情节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明显危害后果的首次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对其他违法行为探索建立审慎处罚制度。
实施差异化环保政策。正定片区重大项目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由市级统筹;对手续完备、能够稳定达到国家或省规定的超低排放限值的项目,适度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减少限产期限;零排放企业免于错峰生产。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允许正定片区创新推出与国际接轨的税收服务举措,探索以企业为单元的税收担保制度。实行行政审批“一窗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构建集约管理、资源共享、服务创新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实现应上尽上“一网通办”。对于住所或营业场所在正定片区相关产业园、创业园、孵化器、聚集区等范围内的企业,允许不超过20家企业,在同一间办公房内集中办公,实现一址多照。
●创新贸易便利化措施,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加快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增加航空、铁路舱单申报功能,加快建设集货物申报、口岸监管、资质办理、出口退税等政务功能和物流、金融等商务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单一窗口”升级版,为正定片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积极探索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新项目率先在正定片区开展试点,促进贸易便利化。
支持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的“两头在外”航空维修业态实行保税监管。支持有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外企业开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无污染产品的航空保税维修业务,实行以企业为单元的保税维修监管新模式。
放宽进出口贸易限制。支持在正定片区依法合规建设能源、工业原材料、大宗农产品等国际贸易平台和现货交易市场;试点实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河北航空大厦 企业邮编:05000